“菜籃子”“米袋子”“油瓶子”“肉盤子”等食品的安全關乎著民生福祉。今年以來,湖南省張家界市深入貫徹食品安全要求,堅持“嚴”字當頭,強化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推動安全落到“食”處,全市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中向好,連續多年保持食品安全“零事故”。
源頭嚴防,把好食品安全一道關
“畜禽肉是老百姓日常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用產品。張家界放心畜禽肉智能監管平臺,已經實現了全市范圍內630家畜禽肉經營戶和576家用肉單位的畜禽肉從養殖地到消費者的全鏈條可追溯。”張家界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以來,不僅將源頭嚴防瞄準畜禽肉,該局嚴抓重金屬廢渣治理和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處理,全面完成農用地涉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排查整治任務,超額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年度任務。同時,持續深入推進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和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行動,以及對糧食收購、儲存、處置的嚴格把關,省級豇豆例行監測合格率達到100%,政策性糧食輪換出庫、收購任務也已全面完成。
過程嚴管,將產業鏈打造成安全鏈
“這是學校的可視化‘陽光廚房’,原材料和制作過程一目了然,還能將相關數據上傳到網上,供監管部門查看。”崇實北校學校負責人說。在張家界,推動學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已達100%,從前“閑人免進”的廚房區域,現在成了可視、可感、可知的“陽光廚房”。
張家界狠抓制止餐飲浪費、“護苗”“護老”“網劍”等專項整治和“鐵腕治旅”行動,落實小餐飲“四破四立”工作機制和學校領導陪餐“十查”措施,并積極促進智慧監管平臺實現提質升級,同步對接明廚亮灶、旅游團餐等8個監管系統,高效采集市食安委成員單位的業務數據,歸集風險點80多個,沉淀相關數據600余萬條,今年通過監管平臺發現各類問題116個,均得到有效整改。與此同時,創新建立常駐辦公+線索通報+提前介入“三輪驅動”的食品安全行刑銜接機制新模式,極大地提升辦案效能,加大監管執法力度。
風險嚴控,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今年3月,全國“檢驗檢測促進經濟社會創新發展”優.秀案例發布,張家界“發揮檢驗檢測技術優勢,支持特色旅游產品提質升級”是全省唯入選案例,受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表彰。
加強檢驗檢測,是張家界強化食品安全風險防控的眾多方法之一。近年來,張家界大力推進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研判制度并開展食品產業鏈食品安全風險排查整治,持續加強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物、食品中有害物質監測,全年超額完成監測任務1707件。多措并舉扎實開展食用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誤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持續保持在全省較低水平。投入400余萬元添置檢驗設備,發揮10個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室作用,年檢測量達83000余批次,檢驗檢測能力持續穩定提升。食品年抽檢量達6.6批次/千人,抽檢結果公示率、處置完成率、按時完成率均達100%。
人民健康興百業,食品安全利千秋。張家界“食安”到“心安”的升華正在發生,“食之放心”“食之滿意”也越來越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來源:中國食品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