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關乎民生。近年來,南京市市場監管局不斷強化智慧監管,采取科技手段提升食品監管效能。
在南京,售賣烤鴨、鹽水鴨的鹵菜店遍布大街小巷。如今,在這些鹵菜店里,消費者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查詢到在售鹵菜的產地、生產加工單位、經銷單位資質等信息。“鹵菜一碼通”是南京全市范圍通用的鹵菜行業溯源監管智慧平臺,構建了順向可追、逆向可溯、風險可控的追溯體系。目前,“鹵菜一碼通”已在全市27家生產單位、400余家鹵菜店試點使用。
在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的督促指導下,全市11家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以“江蘇省食品經營安全智慧監管平臺”為依托,全部加入了“互聯網+明廚亮灶”,為全市師生飲食安全加上一道“智能安全鎖”。
與此同時,南京還建立了“南京市食品抽檢數據抽查系統”,出臺了“餐飲其他食品抽檢實施細則”“網絡食品抽檢工作指南”,針對新興業態、新型品種加強了監督管理。
其中,江北新區大力推進數字化提速,建設了“市場監管一體化智慧平臺”。該平臺匯聚全量食品主體數據,制定經營者動態因素和靜態因素量化分值表,為證照公示、投訴舉報、操作規范性等8類27項指標賦分,為企業精準畫像。企業被劃分成四個風險等級,根據不同等級被賦予紅橙黃藍“四色碼”。該分級靶向監管的實施有助于推動智慧監管朝著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建鄴區則針對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任務多、監管人員力量相對不足的難題,牽頭制定了重大活動食品安全管理規范,借助“建鄴食安”App智慧監管系統,通過視頻監控、AI抓拍、計算分析等功能,讓監管者、經營者共享視頻資源,倒逼餐飲單位落實主體責任。
浦口區不斷完善“135X”智慧監管體系,即“1個智慧監管信息云平臺”分析管理檢測大數據,“3家檢測機構”科學實施食品監督抽檢(法檢)工作,“5個街道快檢室”承擔屬地各環節食品快檢任務,“X個市場快檢室”強化人員密集區域的定點快檢,開展食用農產品“碼上查”。(來源:中國食品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