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是長久以來人們達成的共識,特別是經歷這兩年的風雨之后,國民健康,既是家事,也是國事,這一觀念已深入人心。食品產業是關切民生的重要行業,其正在伴隨健康中國戰略進一步推進,而由技術創新帶動的健康轉型也將為伊利、康師傅等食品行業巨頭們帶來更多市場機遇。
01技術創新,健康轉型,為食品產業現代化探尋可行解
3月22日,由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落幕。本屆論壇以“邁上現代化新征程的中國”為主題,圍繞“十四五”規劃、科技創新、健康中國建設等熱點進行探討,食品產業現代化是與會的商業者重點關注的話題之一。
FD凍干技術在近幾年被國內食品企業廣泛應用
有業內專家表示,技術創新在推進食品產業現代化升級,行業總產值有望近幾年實現突破10萬億目標,其中尤其以乳制品、方便食品市場受市場關注。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糧油食品類產品的2020年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9%。凱度消費者指數《2020亞洲品牌足跡》報告則指出,在中國大陸消費者觸及數排名前三的品牌分別是伊利、蒙牛、康師傅,全部為食品產業的民族品牌,足見其市場地位與關注度。
根據“十四五規劃”以及健康中國戰略所描繪出的藍圖,通過嚴控食安、技術創新來推動迭代升級,無疑成為了食品產業未來發展的可行解。
02技術創新賦能健康轉型,方便面“涅槃歸來”
2016年前后,由于消費者對健康、營養需求升級,外加線上購物和網絡外賣平臺的崛起,方便面市場需求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一時間“外賣打敗了方便面”等言論見諸報端。但憑借康師傅、統一等行業巨頭的經營調整與研發創新,市場行情近幾年逐步止跌回升,輿論又紛紛驚呼“國民食品涅槃歸來”。
憑借技術工藝的創新,一碗方便面也能創造出面館的體驗
不難看到,方便食品“涅槃歸來”的背后,歸根結底還是整個產業鏈憑借技術創新在加速迭代升級。
以康師傅為例,這家龍頭企業通過推動全盤的數字化戰略,貫徹科技創新、數字化與企業的業務、組織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正在從互聯網+的參與者,學習者,轉變成用數據貫穿全產業鏈,賦能上下游的數字化生態主導者。去年遭遇突發的市場變化后,康師傅能夠迅速反應,以很快的時間實現復工復產來市場供給,其出色的數字化能力功不可沒。
康師傅利用數字化技術確保食品安全
從康師傅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食品企業以多管齊下的技術創新賦能來推動產業升級轉型。也正是以康師傅為首的行業龍頭們迎難而上,令方便面市場實現了重振,并通過健康轉型、高端化打開了新出口。
03技術升級推動健康美食現代化,孕育千億新藍海
在這一輪以方便食品通過高端化帶領全新浪潮之前,中國人對于一日三餐的認知改變,還要追溯到上世紀8、90年代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所帶來的餐飲文化沖擊。洋快餐所引爆的市場反響,讓中國人大開眼界,傳統中華美食的標準化進程隨之展開,誓要奪回中式快餐的地盤。多年后,洋快餐巨頭風頭依舊,不斷簡化烹飪流程的“中式快餐”卻一個個折戟沉沙,甚至引發了對傳統美食未來的擔憂。
康師傅運用航天科技打造的高端產品速達面館
為了讓方便面能夠媲美面館面食的品質,康師傅對傳統蒸煮工藝進行升級,創新運用了低溫真空滾揉鎖鮮技術,保留了面條軟彈與營養。還通過“FD凍干技術”、“RP快速成型技術”、“高湯萃取技術”,讓大肉塊中的油脂、氨基酸保持長時間穩定,創造了同時鎖住肉塊、蔬菜、高湯的獨特工藝,其原有食材的營養美味。在2020年,康師傅方便面還針對居家和戶外兩大場景,推出了速達面館煮面和速達面館自熱面兩大細分產品,進一步滿足了人群多場景的的消費需求。
康師傅新公布財報顯示,2020年方便面事業全年營收同比增長16.64%,達295.1億元,銷售額市占也進一步提升至46.3%,牢牢坐穩了市場老大的位置。
康師傅方便面事業2020年財報數據
截止2020年,我國方便面市場規模已經達到990億元人民幣,千級億別的藍海市場呼之欲出,而囊括自熱鍋、自熱米飯等在內整個大方便食品的市場規模已超過2500億元,線上規模近一年更增長超7成,未來還將繼續擴張。(來源:云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