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針對汛期高溫濕熱、食物易變質發霉等特點,為切實防范食品安全風險,湖北省鄂州市市場監管系統迅速行動,持續開展食品安全檢查,發布風險提示,全力守護汛期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以“汛”為令,強化超前部署。組織各區召開汛期食品安全風險會商會,研究制定汛期食品安全全鏈條保.障工作方案,緊盯重點問題,細化責任分工,壓緊壓實企業經營主體責任、屬地監管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聞“汛”而動,強化隱患排查。一是持續加強豬肉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會同農業農村、公安等部門形成工作聯動機制,構建豬肉產品“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環節、全鏈條監管體系,全面排查養殖場(戶)、屠宰企業、無害化處理場、肉制品生產企業、肉制品加工小作坊、經營肉類產品的食品經營者、集中交易市場等環節食品安全風險,筑牢食品安全防線。二是對糧食、冷藏冷凍食品、水產品、乳制品、香辛料調味品等重點品種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小作坊、食雜店、集中用餐單位的督查力度,對經營場所環境、設施設備、原料采購、加工制作、貯存管理、溫濕度條件、人員健康等風險隱患開展全面排查。三是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生產經營過程中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出現腐敗變質、霉變生蟲等狀況的一律不得生產銷售,被洪水浸泡、包裝破損的食品一律不得銷售。截至目前,共檢查食品生產經營者693家次、農貿市場112家次,對現場檢查中發現的索證索票不全,食品未離地隔墻等13處問題已全部監督現場完成整改,未發現生產銷售霉爛變質食品經營行為。
應“汛”而為,強化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及時發布汛期食品安全風險提示,對野生蘑菇、福壽螺等針對性地加強宣傳引導,引導經營主體增強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主動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提醒消費者增強食品安全風險意識和防范能力,不采購、不食用被洪水或雨水浸泡的食品和來源不明的畜禽肉及肉制品。
下一步,鄂州市市場監管局將擰緊風險防控的“總開關”,持續加大風險隱患排查力度,提升監管工作效能,形成長效監管機制,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