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學校開學,崇明區中小學校食堂首次采取食材集中配送模式開展經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崇明區市場監管局主動作為、跨前服務、提前指導,對學校食品安全開展全過程、全鏈條監管,了全區5萬余名師生飲食安全,全力守護校園食品安全。
跨前指導服務,落實源頭監管
一是提前謀劃研判。組織召開專題工作會議,指導3戶食材集中配送企業制定“一企一方案”,從采購、運輸、貯存、分揀、配送開展全過程、全鏈條、全領域的配送預演和風險研判,從細從小消除隱患。
二是開展現場指導。對3戶集中配送企業開展現場檢查評估,對布局流程、硬件設施、配送路線等提出優化方案,做到未雨綢繆。
三是落實源頭監管。指導企業遴選信譽度高、管理水平好的企業作為供貨商,建立供貨商清單和評估退出機制,對外區、外省市的高風險供貨商制發抄告函,強化源頭監管。
強化監督檢查,落實監管職責
一是加強供應商監管。對3戶食材集中配送企業開展凌晨錯時、飛行檢查6戶次,對食材分揀、食品貯存、冷鏈運輸等環節強化監管;對食材供貨商開展延伸監管,對供貨商的企業資質、硬件設施、食品質量、貯存條件等開展監管評估45戶次,建立問題清單,實施銷項處理,形成閉環。
二是加強食堂監管。開學前,對學校供餐方式、供餐人數開展排摸,對因疫情防控需要送餐到教室就餐的,指導學校制定“一校一方案”,明確烹飪加工時間、分餐時間和配送時間,同時要求配備足夠的送餐人員、推車和保溫設備。開學后,全覆蓋組織開展監督檢查300余戶次,消除風險隱患,全力就餐安全。
三是加強監督抽檢。對50余戶學校開展監督抽檢106件,覆蓋米面糧油、蔬菜、肉類和加工操作環節全品類,目前正在檢測中。
強化協同協作,形成監管合力
一是開展專業評估。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專業技術優勢,對3個集中配送企業配送過程規范性開展評估,對不符合的風險項進行整改,出具評估報告。
二是開展聯合檢查。會同區教育局、區檢察院組建2個聯合督查組,開展食品安全聯合檢查15戶次,對督查發現的問題全部責令整改并追蹤復查到位。
三是開展應急處置。高度關注涉學校食品安全投訴舉報,介入調查和開展調解,妥善處置投訴事件,防止事件發酵,輿情穩定。
下一步,區市場監管局將繼續對食材集中配送企業、學校食堂及學校周邊經營單位加強監管,切實規范食品經營行為,師生飲食安全。(來源:崇明市場監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