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兒童產業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在80%的家庭中,兒童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接近30%-50%,家庭兒童消費平均為1.7萬-2.55萬元,整個兒童消費市場規模每年約為3.9萬億-5.9萬億元。其中在兒童的日常消費中,零食是一項重要的支出。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隨著三孩政策的深入,預計未來我國兒童數量還將持續增加,對應的兒童零食市場將有望達到千億規模。
據有關部門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兒童食用零食的主要原因很簡單,因為好吃,并且吃了上癮,再加之兒童伙伴之間的攀比心態,約有六十三以上的青少年兒童每天都有吃零食的習慣,且時間多集中在晚上,地點多集中在學校和家中。
三孩政策出臺,《兒童零食通用標準》實施后,兒童零食新品牌呈涌現潮,資本亦大力助推賽道發展。三孩政策的出臺,意味著中國隨著計劃生育的進一步開放,未來的人口出生率以及兒童占比比例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而兒童基數的提高,會帶來兒童零食消費市場規模的擴大。有相關機構預計在2020年-2027年間,中國兒童零食市場規模將從536.44億元升至944.2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96%。
有市場機構預測,2023年兒童零食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00億元。
資本市場“聞香而動”。今年上半年,奶酪博士、小黃象、秋田滿滿等兒童零食品牌相繼獲得投資機構青睞。據公開信息統計顯示,僅今年下半年,兒童零食品牌融資事件達14起,多個品牌年內斬獲多筆融資,其中窩小芽、哆喵喵完成3輪融資,果蔬天團、米小芽完成2輪融資,窩小芽新一輪融資達到億元人民幣。
業內人士表示,資本持續加注兒童零食賽道,與行業的增長邏輯及巨大的市場潛力不無關系。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我國嬰幼兒食品相關企業超270萬家,2020年新增注冊企業增速達9.43%。
零食是與“主食”相對應的食品,是沖動型購買的非必需消費品,附著社交、娛樂、休閑等多重屬性。隨著消費升級步伐加快,零食行業迎來了春天,既是消費升級的受益者,也是消費升級的推動者。一是消費環境升級,消費者敢消費、愿消費。二是消費能力升級,零食消費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三是消費內容升級,“質”的訴求覺醒,消費者期待個性化、實現自我的社會認同,商品服務背后寄托著情感需求。四是消費方式升級,網絡科技發展,購物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消費理念轉變,消費金融流行,消費時間變長,消費半徑變寬,消費預期提前,消費多元化、碎片化。
零食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消費升級步伐加快,新興零售渠道快速興起,零食行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呈現“快、廣、多、變”的特點,以優勢在快速消費品市場中“C位”出道,成為未來快速消費品市場中具前景、有活力的行業。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中國零食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分析
在多樣化、多場景、高品質、高頻次的消費訴求驅動下,不論是傳統生產制造企業,還是垂直一體化的品牌專業零售商,都在重新審視自身的發展戰略與經營策略,各自構建升級圖譜,從九個維度進行創新升級。一是產業鏈升級,以“全”來定“準”。二是品控升級,從源頭到供應鏈的整體把控。三是產品升級,從外表到內涵多維創新。四是渠道升級,尋求與顧客需求貼合的“佳界面”。五是形象升級,將品牌推廣與提升顧客體驗相結合。六是定位升級,在消費升級的梯度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七是管理升級,流程再造支持長期發展戰略。八是社會責任感升級,履行社會責任成為經營者必備理念。九是戰略升級,模式迭代與更新正在加速。
圖片
隨著消費升級窗口期的到來,零食行業發展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機遇,但也存在不可回避的短板,擁抱春天還需進一步苦練內功。一是同質化競爭普遍存在,企業盈利空間受限。二是“重營銷宣傳、輕產品研發”阻礙行業創新進程。三是質量安全是競爭取勝的法寶,也是困擾行業前進的頑疾。四是出海之路已開啟,但品牌的國際化進程仍緩慢。(來源:中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