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市場監管局聚焦西安市市場監管局“六化建設”工作部署,按照加強市場監管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指導意見,采取“四步走”舉措,全力全域推進市場監督管理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市場監管基層治理能力水平。
分層分級 同向發力
推進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圍繞基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要求,在所屬市場監管所均成立黨支部,配齊配強領導班子,分層分級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將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升列入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結合支部工作實際,將8個市場監管所黨支部分層分級為“強基類”黨支部5個,“創優類”黨支部3個,逐一梳理存在問題,明確提升目標,提出針對性措施,認真分析研判,建立工作臺賬,有計劃、有重點推進各黨支部對標提升,確保達到“示范類”全覆蓋。
三項措施 推“沉”出“新”
推進基層“硬件提升”
“沉下去+補進來”配強工作力量。按照“全員進網格”的思路,將全體機關干部全部沉入基層市場監管所監管網格,在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合共管的同時,有效緩解監管干部緊缺。招聘30名市場監管輔助執法全面充實基層市場監管所監管執法工作力量,有效解決執法力量不足的問題。
外觀形象“煥然一新”。對辦公場所、樓體、設施、裝備、門牌,以及執法車輛等進行統一更換,規范標識使用。截至6月26日,已完成新華路、振興、關山、鳳凰路、新興市場監管所等5個基層所外觀形象標識設置。8個市場監管所均已完成著裝規范統一,監管干部全部配發執法制服。
基礎建設“全面升級”。加速開展基層市場監管所提升改造,完善工作場所各功能區域設置,合理規劃服務大廳、會議室、執法問詢室、調解室、黨建活動室、職工食堂、餐廳、休息室等功能區域,全面完善基礎配套設置和網格化監管指揮分中心硬件配套。目前,閻良區市場監管所規范化建設覆蓋率已經達到50%。
三個提升 領航筑基
推進基層“軟件升級”
著力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梳理并厘清含926項的區級市場監管領域權責清單,制定印發《2023年執法稽查工作要點》,與閻良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閻良分局聯合制定下發《西安市閻良區市場監督管理綜合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相關規定》,法制科、執法大隊合力指導市場監管所嚴格依規執法。
著力提升執法人員履職能力。全面開展“一周一法、一月一考、一季一交流”全員學法、“大學習.大練兵大比武”每月點訓、基層監管所“每季一評”擂臺賽等活動17場次,圍繞年報公示、工作信息發布、消費者投訴舉報處置等內容,開展“榜樣市監·爭優打榜”活動45期,組織基層監管所執法人員參加國家、省、市干部網絡學院選學及各類輪調訓6輪次,人均學時超過140學時,切實營造務真務實、爭先創優的“比拼”氛圍,讓主動謀事干事成為干部行動自覺。
著力提升智慧化監管水平。以“推進社會共治、強化風險控制、推動科學監管”為目標,探索構建部門間數據共享、協同監管等機制建設,著力打造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食品安全智慧監管體系,持續提升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監管效能。截至目前,全區79家學校(幼兒園)食堂均已接入“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與省市場監管局監管平臺數據對接覆蓋率達到100%,全面實現了對學校食堂關鍵部位、食品加工操作過程遠程查看、網上巡檢、實時監控,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效能。
三項制度積極探索
推進監管方式創新
持續探索柔性執法方式。積極探索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四新經濟”實行“沙盒監管”、觸發式監管,制定了《服務“四新經濟”推進落實包容審慎監管工作實施方案》,將信用風險等級為A、B類的624戶互聯網與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和14戶家庭農場納入“沙盒監管”名錄,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實行首次免罰、輕違免罰,采取行政建議、行政提示、行政告誡、行政約談等柔性執法方式,引導其誠信守法經營。
積極推進雙隨機監管?茖W制定并印發2023年全局“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計劃22批次,其中部門聯合抽查計劃4批次。將“雙隨機、一公開”與信用風險等級分類監管相結合開展抽查檢查,目前已在省級平臺完成隨機抽查3批次,抽查檢查280戶,檢查結果全部對外進行了公示。(來源:中國食品報網)